12月21日上午,在江陰藍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,企業研發的AI視覺防溺水系統正實時監測客戶泳池內的情況。該系統通過攝像頭采集泳池圖像,基于AI算法判斷是否出現溺水情況,并在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信號,便于救生員快速施救。目前,該系統的溺水識別率達95%,做到了全國領先。企業董事長丁澄介紹,以往泳池防溺水主要靠人防手段,救生員難免存在視覺盲區,依托AI視覺防溺水系統可做到監測無死角,能大大杜絕溺水事件的發生。
江陰藍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,企業研發團隊來自武漢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圖像識別重點實驗室,曾多次獲得國內外機器人視覺比賽冠軍。2023年9月,藍豚安全科技將AI視覺防溺水系統推向市場,目前已在全國各地20家游泳場館得到了應用。“科技成果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市場紅利,目前企業在手訂單充足,2024年將通過行業展會、自媒體平臺進行產品推廣,全面搶占國內市場。”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布局,丁澄成竹在胸。
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,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發展新質生產力。于江陰而言,培育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塑造發展新優勢的“關鍵一招”。今年以來,江陰以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科創中心為目標,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、提升產業科創動能,一批江陰企業以新技術搶跑發展新賽道,加速把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。其中,長電科技在汽車電子、5G通信、高性能計算等熱點市場不斷實現創新突破,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4.3億元,環比增長30.8%;佰澳達不斷改進益生菌菌株培育技術,研發出新一代腸道源益生菌,用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,預計每年能給企業帶來上千萬元的銷售額;雷博微電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、提升產品質量,陸續研發出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勻膠顯影機、全自動噴膠機等半導體設備,目前在手訂單已排至明年3月……一組數據成為企業激發新動能的生動詮釋:截至目前,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85.65億元、同比增長7.7%,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200億元、同比增長7.5%。
企業在新賽道上全力競逐,日益優化的科創生態始終如影隨形。2023年,江陰聚焦創新型企業培育、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、產學研成果轉化“三駕馬車”,相繼出臺近10個科技類政策文件,累計發放科技貸款6.5億元,不斷健全“科技型中小企業—高新技術企業—創新型領軍企業”梯次培育機制,為“科創江陰”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。據統計,今年江陰高新技術企業申報562家,凈增高企172家,有效高企達1002家,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097家,新增無錫“三類”企業入庫367家,均創歷史新高。
推動新質生產力在江陰澎湃涌動,接下來,江陰將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導向,不斷優化科創政策、科創金融、科創服務生態,持續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,廣泛征集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,繼續加大“霞客之光”創新攻關計劃宣傳力度,推動企業加速關鍵技術攻關,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,培育壯大發展新優勢。